媒体:中国足球的职业联赛需更加稳定,不能总是“朝令夕改”!
近日,媒体撰文指出,中国足球的职业联赛更加需要的是稳定和职业,而不是“拍脑袋”和“朝令夕改”的行为。
中国职业联赛历史欠债之多,已到快刀斩乱麻方能见效之时。1994年甲A联赛到2004年改名中超联赛,“假赌黑”现象已然成为中国足坛巨大毒瘤,各种匪夷所思的怪现状层出不穷(典型如输球才能保级),这才有了2009年一场天翻地覆般的中国足坛反赌扫黑风暴。这轮风暴历时两年,换来职业联赛数年平静,如今十余年过去,又一场波及范围更广的清理风暴蓄势待发,至于这一波始于中国足坛内部的反腐打假已经让全国球迷翘第一以盼中国足坛蛀虫伏法--倘若没有武汉长江俱乐部与前主教练李铁“同归于尽”的决心和依照法律程序进行的举报,中国足球的2022将留下巨大遗憾而非一个揭开黑幕的开端。
惟健康才能发展,职业联赛需要的是“稳定”和“职业”,而非“朝令夕改”与“拍脑门”式的业余决策。
如果不出意外,2023新赛季职业联赛将于5月中旬开赛,无论参赛球队数量多少,更大的好消息当然是2023赛季职业联赛恢复主客场制--这将大大减轻俱乐部招商压力。此前长达3个赛季的封闭赛会制(后期有条件开放球迷入场和部分恢复主客场制),将职业联赛与球迷割裂开来,中超以下的次级联赛,即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少球迷也需要多方打探才能获知比赛进程,至于津津乐道的赛事细节,在封闭期间传媒被压缩的时段里已然成为“奢侈品”。“让球迷进场看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俱乐部运行压力,但“善待球迷”的具体举措,还要考验俱乐部的经营理念。
即便新一年国字号的全面出击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即便新赛季的主客场制可以让职业联赛重返球迷的日常生活,也无法迅速填平中国足球“职业”背后的隐患:球员被欠薪的官司,俱乐部开源节流的需求,职业青训体系的修补,甚至青少年联赛的组织与协调,都与中国足球新年的“职业”指标密切相连。
在外战成绩糟糕的年代,愿意花时间、精力和金钱观看职业联赛的球迷,实在是中国足球更宝贵的财富,而国字号球队征战和职业联赛推进的更终目的,也是向球迷提供更能共情的精神食粮,这是足球运动本身的使命,也是中国足球更该考虑的“职业”要素。